医讯前沿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健康创新 你的位置:医讯前沿 > 健康创新 > 资讯先锋 不容忽视的“儿童异常步态”

资讯先锋 不容忽视的“儿童异常步态”

发布日期:2025-01-17 22:32    点击次数:75

谭志意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孩子们充满活力与朝气,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某些孩子在走路时表现出异常的步态,也就是与正常步态有显著差异的走路方式。别小看小小的步态,其中隐藏着深层次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一、什么是儿童异常步态?

步态是指人类在直立行走时所展现的连续动作和姿势。这个过程是由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脚趾的协同活动所形成的。每个婴儿的步态都是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因此不同孩子的步态各有特点。

正常的步态应当是平稳、协调且有节奏的,通过两条腿交替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身体应该基本保持在两脚的支撑面上,保持躯体平衡,避免过度摆动。正常的步态包括三个阶段:承重、单腿支撑和摆动腿的迈步。

而步态发育异常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遗传因素、不当的养育方式或不合适的鞋子等因素,导致下肢的结构和功能出现问题,从而影响运动和平衡能力,最终造成异常的代偿性运动。主要包括扁平足、拇外翻(俗称“大脚骨”)、足外翻等足部结构和形态的异常,以及内八字、外八字、O型腿、X型腿等下肢力线排列的异常。

二、常见的异常步态包括哪些?

(一)八字脚:可分为内八脚和外八脚。内八脚的人走路时,脚尖会相互靠近;而外八脚的人则正好相反,脚尖是朝外的。

(二)O型腿:医学上叫“膝内翻”,是指当双脚踝关节并拢,且膝关节伸直时,两个膝关节无法相互靠近的情况。

(三)X型腿:在医学上被称为“膝外翻”,是指双膝并拢伸直时,左右踝关节无法靠拢在一起的情况。

(四)扁平足:也称为平足,是指由于骨骼、韧带或肌肉的生理异常,导致足部的内侧或外侧纵弓和横弓发生塌陷或消失。

三、步态异常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不良的步态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妨碍骨骼和关节的正常发育,导致骨盆前倾、脊柱侧弯等严重问题。错误的步态会让孩子的体态不正、运动能力下降,同时显著提高运动受伤的风险。

站群论坛365站群VIP

根据人类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部分孩子在0到1岁半时通常会出现轻度的O型腿,而在2到4岁时则可能呈现轻度的X型腿,或者出现内八字、外八字、扁平足等现象。有些孩子的这些状况会随着生长逐渐改善,但也有些孩子的情况可能会加重。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干预,错过最佳的治疗和纠正时机,可能会对孩子的终身发展产生影响。

四、下肢结构异常的治疗方法

(一)X型腿

蚌式开合训练:侧身躺下,两腿弯曲并重叠,用臀部肌肉发力将上侧腿抬起,可以加上弹力带进行阻力训练。

侧卧外展训练:侧身躺下,两脚伸直并叠放在一起,用臀部力量抬起上侧的腿,可以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

(二)O型腿

髋内收力量训练:仰卧,双腿伸直向外,然后用力将双腿向内并拢。

髋内旋肌力量训练:仰卧,训练侧的下肢屈膝并向内侧靠拢。可以使用弹力带或者徒手进行阻力训练。

(三)内八字

臀桥训练:仰卧,双腿弯曲,脚掌贴地,向上抬起臀部。

靠墙半蹲位外旋步态练习。

(四)外八字

直线行走训练。在两膝之间放置垫子进行步行训练。

(五)扁平足

功能锻炼包括:用脚趾抓取毛巾、弹力带训练、踮脚运动以及放松足底筋膜等。

五、“儿童异常步态”如何预防?

(一)避免过早学走路:不必急于让孩子学会走,让他们自然发展。在9个月以内,婴儿应避免过早下地走动,也要尽量减少长时间站立,不要使用学步车。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二)注意睡姿和坐姿:避免趴着睡觉和“W”字形坐姿,这些可能会加重不正常的步态。

(三)选择合适的鞋袜:确保鞋袜合脚、宽松且软硬适中,可以有效保护孩子的足部健康。从孩子开始学走路时,就应重视鞋子的选择。儿童穿着适合的鞋子和鞋垫能够降低足部肌腱和韧带受伤的风险。

(四)鼓励适度锻炼:骑自行车、跳绳等活动可以促进足弓的发育并增强肌肉力量。建议儿童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如骑车和跳绳,以刺激他们的肌肉和韧带,帮助足弓的健康发育。

(五)控制体重: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挑食,防止儿童因肥胖而导致扁平足问题。

关注儿童步态是否异常,不仅是对其身体健康的关心,更是对他们整个人生发展道路的负责。家长应增强对儿童步态变化的认识,有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获取专业建议。



Powered by 医讯前沿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