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1-21 19:31 点击次数:54
江南时报讯 近期,门诊上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且不少患者在高热、头痛、全身乏力等流感症状消失后出现了咳嗽迁延不愈的情况,这可如何是好?
“流感后咳嗽属于感染后咳嗽的一种。”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副主任中医师章洁表示,感染后咳嗽一般在呼吸道病毒、细菌及支原体等感染后都可出现,通常以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咳嗽最为多见。此类咳嗽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具有一定的自限性,通常能自行缓解,但少部分患者会迁延不愈,如咳嗽持续时间超过8周,将发展成为慢性咳嗽。
章洁介绍,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导致流感后咳嗽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因为表症虽解,但邪气未除,外感的风邪、痰湿、燥邪等仍残留在体内,也就是说体内感染的炎症尚未痊愈,所以咳嗽会持续不止;另一方面是由于病愈后体内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免疫力低下,呼吸道炎症后粘膜未完全修复,呼吸道神经末梢敏感,此时易受外因刺激导致咳嗽。对此,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式:
1.中药调理:依据辨证施治原则,针对不同症状、体质调配不同中药配方。常用止嗽散加减疏风解表,宣肺止咳;桑杏汤加减疏风利咽,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清热润肺,生津止咳,精准打击咳嗽 “病根”。
2.针刺:通过刺激肺俞、列缺、风池、尺泽等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缓解咳嗽症状。
3.艾灸:燃烧艾绒、艾条作用于特定穴位,通过热刺激调和气血、温通经络、祛邪扶正。对于风寒咳嗽,艾灸能助力身体驱散寒邪,阳气满满。
4.穴位贴敷:将特制药膏贴于特定穴位,如风寒咳嗽,可用肉桂、麻黄、白芥子、细辛等药材制成穴位贴,贴于肺俞、定喘、大椎等穴位,借助药物与穴位的双重刺激,止咳效果显著。
365建站5.揿针:把揿针按压在肺俞、定喘、脾俞等穴位,通过持续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调和气血,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改善咳嗽症状。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6.耳穴压豆:把耳穴贴粘贴在耳朵上的肺、肾、气管、交感等穴位,通过刺激穴位,舒缓咳嗽症状,简单易行。(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