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3-25 02:56 点击次数:146
前些日子整理书房时,翻出二十年前用牛皮纸装订的笔记簿,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早年诊治肝囊肿的案例。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如今再读这些泛黄的记录,不禁感慨年轻时总想着用药要'猛'要'奇',现在却更懂得'疏'与'和'的妙处。
这位患者是位初中教师,女性,45岁,查出肝囊肿两年余,最大的已有3.8cm×2.6cm。平时右胁闷胀,饭后加剧,情绪烦躁。晨起口苦黏腻,常觉四肢困重,月经色暗夹血块。
观其面色萎黄带青,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间见瘀点,脉来弦滑而涩。
图片
瓜蒌的新鲜花朵
初诊时我参照古籍中'癥瘕'治法,予柴胡、香附、三棱、莪术等破气消癥之品。谁知服药三日反添胃脘隐痛,大便溏薄。这才惊觉患者虽见气滞血瘀之象,但舌脉中分明藏着脾虚湿困的本质。破血耗气之药如同暴雨冲刷旱地,非但未除囊肿,反伤了中焦阳气。
遂改弦更张拟方:
柴胡、白术、茯苓、姜半夏、天花粉、桃仁、丹参、泽兰、醋鳖甲、陈皮、生麦芽。
(一人一体质,一定要结合体质辨证使用)
结果如何呢?
7日后复诊,患者胁下胀满已减三成,晨起口苦明显减轻。原方加生牡蛎30g增强软坚之效,减柴胡至9g防其升散太过。如此调治两月余,复查B超示囊肿缩小至1.2cm×0.8cm。最难得的是患者面色转润,自述月经血块消失,竟连多年的午后困倦也一并消散。
图片
其中有什么道理呢?
站群论坛肝囊肿实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致。肝气郁结则津液聚而为痰,脾虚湿困则气血凝而为瘀,痰瘀互结遂成囊泡。若一味攻伐,恰似抽刀断水,反伤正气。
当以疏肝调脾为枢机,痰瘀分消为佐使。
白术、茯苓健中焦如筑堤坝,柴胡、麦芽疏肝气若启闸门,半夏、贝母化痰浊犹春风化雨,丹参、泽兰通血络似疏浚沟渠。更借鳖甲、牡蛎咸寒之性,如潮汐抚平礁石般渐消癥结。
而天花粉在此方中堪称点睛之笔——世人多知其清热生津之效,却鲜少注意它化痰散结的妙用,其性如春风化雨,能润开痰热凝结的硬块,与桃仁活血之效相得益彰。
图片
瓜蒌的根(天花粉)
行医越久越觉中医治病如同解九连环,有时候看似不相关的症状,实则是同一个症结生出的枝蔓。只顾着消除囊肿而不调畅气机,不异于只剪枝蔓不刨树根。
如今每见年轻医生对着检查单开药,总忍不住要唠叨几句:机器看得见形质之变,却测不出气机流转啊。
温馨提示:每个人情况不同,用量也不同,具体到个人时需根据其情况辨证,因而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此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