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2-17 15:00 点击次数:104
学形意拳出身的薛颠,后以象形拳传世。在《象形拳真诠》第十一章中,薛颠专门阐述了呼吸的方法,认为“体呼吸者,乃呼吸最上乘法”。现从该章第二节节选如下:
第二节.生理呼吸
人类呼吸之作用目的,最切要者,曰生活机能,故圣人视息曰命,可知生命与呼吸是非有二,一呼一吸者,即吾人之生命也。欲知生命之真意,必先研究根本,第一步曰:呼吸。且吾人肉体中,最重要之物质,為血液,夫血液之营养分,非借呼吸不能制造纯良鲜血质。 ……
第三节.实修内容大纲
(一)正身法,(二)调息法,(三)修心法。
其正身法内有注意与随意二法;
调息法内有三步呼吸:1、努力呼吸,2、丹田呼吸,3、体呼吸,即法轮长转;
修心法:1、至诚,2、守一,3、腹呼吸,此為修心敛性,次第实修之法门。
调息法与修心法,互相结合,笃行而生一种天然之佳趣。 ……
其要点不过由浅入深,如调息法中之努力呼吸,即丹田呼吸之先导,丹田呼吸又为体呼吸之准备。
详而言之,体呼吸又为修道之练法最上乘之功夫,修心法中,至诚不息,为守一之纲领,守一又为体呼吸之法门。如学者果能至诚不息,则可以入道矣。调息由精神方面作用,进于体呼吸,先要剔除杂念,而至诚不息,抱元守一之佳果得矣。
第四节.正身法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先要注意,身体相当之姿势及态度,无论行止坐卧,务要使脊骨柱正直无曲,首勿倾于前后,耳与肩对,鼻相对脐。道经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气透三关入泥丸,此姿势宜常保守,不但练时为然,无论何时何地,莫忘却此法。《中庸》云:道不可须臾离者是也,正身用意,动作皆于法规,不可随意倾跌,学者最宜慎之。
第五节.注意法
欲实行修养法时,最注意者,即适当之姿势,如练时先呼息向下腹部,以意沉气贯通,使出小腹突出(此为丹田逆腹式,常人不知此法)。但初行时,总苦气不及于腹,其法最紧要者,即闭口齿,以鼻向外徐徐出气,而微细有声,下腹自然突出。
第六节.随意法
随意法,即权便之法门也。无论行止坐卧,车上马上,皆可随意而练之。有一时工夫修一时道,有一刻工夫练一刻心,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偈曰:行立坐卧任呼吸,一呼一吸立丹基,唇齿着力学龟息,息字自心圣人知,四个橐籥八卦炉,不知不能立丹基。
站群论坛第七节.三步调息法
调息法者,即调和气息之谓也,分為、为努力呼吸,丹田呼吸,体呼吸。此三种呼吸,乃是修道始末根本功夫,由粗入细,由细入微,由微入道。若论其极,绵绵若存,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呼吸不从鼻中而出,从全身八万四千毛孔,云蒸雾起,往来而出入,道至此时,全体安适,悠悠而入于极乐世界矣。
第八节.呼吸与精神关系
呼吸者,则谓之调息也。息调则心静,身外无心,心外无息,欲得息外无心之妙,必须真调息,息调则心定,心定则神宁,神宁则心安,心安则清静,清静则无物,无物则气行,气行则绝象,绝象则觉明,觉明则性灵,性灵则神充,神充则精凝,精凝则大道成,万象归根矣。
第九节.组织调息法
练功夫时,宜择天朗气清之地,敛情摄念,心无所思,目无所见,鼻无所嗅,耳无所闻,口无所言,神将守形,任从两足运动,一灵常与气相随。古云:行也能禅,坐也能禅。行也绵绵,坐也绵绵,醒也绵绵,睡也绵绵,气升乾顶,气降坤田,出息微微,入息绵绵,至诚不息,性命永安。
以下是呼吸法调息和修心正式练功实践
第十节.努力呼吸
努力呼吸与自然呼吸,并无大异,惟呼息、吸息稍微用力于下腹部耳(此为三步呼吸之基)。
开始行功之时,须将身体立正,面微仰,目斜上视,先从口中念“呵”字(念时切莫有声,有声反损心气),然后再用鼻子吸入空中新鲜清气,使肺中十分充满,则横膈膜向下,以意力向下腹用力,徐徐送至丹田,时间停止少许,谓之停息。嗣后将腹内之气,从鼻中微微呼出,使横膈膜次第向上,而胸部肺底之浊气可以排泄而出。以上呼吸二法,循环为之,其呼吸之机能,练至百日,则丹田之气必坚如金石,有不可思议之妙趣,丹田充实,元气既足,则电力(即一身法象)增加,磁气(即全身精气)发动,则神光能照射于数步之外,有鬼神不测之妙用,可以通神明矣。呼息、吸息二法,循环为之,其呼吸机能顺通,乃移于丹田神意呼吸,偈曰:一呼一吸,通乎气机,一动一静,通乎造化,正是此意也。
第十一节.丹田呼吸
丹田呼吸,此法与前努力呼吸所异者,(无外象,只是气息上下往返)呼息气下入丹田,而谓之阖;吸息气闭而上升谓之开。《易》曰: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呼息下贯丹田,吸息上至心脑,谓之水火既济,以心意而存于心肾,使气上下而往返,则精气透泥丸。偈曰:三田(泥丸、黄庭、土釜)往返调生息,混元二气造化机,神不离气,气不离神,呼吸往来通乎二源,久行此功,则丹田气充而精凝,精凝则性灵,性灵则神合一,呼吸之息如无呼吸状态,功夫至此然后可进论体呼吸法矣。
第十二节.体呼吸
体呼吸者,乃呼吸最上乘法。前两步呼吸,不过为达此步之途径,虽由丹田呼吸渐进而至体呼吸,但体呼吸乃是周天法轮之呼吸,此呼吸全不赖呼吸器官而出气息,从全体八万四千毛孔云蒸雾起而为呼吸。然此呼吸,实为呼吸最终之目的,最上乘之法门。故习此道者,不可不恒心努力达此境域,盖真要充实气力于下腹,以意在内换气,呼吸从尾闾,上升透脊骨,过玉枕,入泥丸,而至下鹊桥,度重楼,过黄庭至丹田,而谓之一周天。转法轮以意力,由脐轮向左从小而大,再向右转脐轮,由大而小,由中达外,中全外,由外至中归无极。此节功夫,乃是精神真正呼吸,非有真传难入其道,非有恒心难达其境,学道者,勉力为之,以期达此境域是为至盼。
第十三节.修心法
修心法者,即成道不二之法门也。至其练法,则先藏气于丹田(气到意到,意随气住,意识安住于丹田),作丹田中之意识,使头部渐渐冷静,杂念灭除,妄念次第消散,以全身精神集注于下腹入于无念状态,腹呼吸自然现于意识界,遂成一种抱元守一之象,以期达此三步最上乘功夫,从至诚不息中而求之,修心练性之术,尤愿上等有根器者笃行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