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3-31 20:16 点击次数:145
图片
◎不以脾胃暖冷物
我们前面跟大家讲到《黄帝内经》寒者热之、热之寒之的道理。就像人为什么要喝温水,你怎么把一杯水调温,调到适合你口腔的温度。如果是一杯冰水,你千万不要往肚子里灌。
不是说里面有细菌,而是寒冷的水性寒凉。你喝进肚子里,让五脏阳火给它加热,那该消耗多少五脏阳气啊!一旦你五脏阳气不足,喝了冰水就拉肚子,腹中冷痛,大便不成形。这时你应该知道自己脏腑里面缺乏阳气了。
有个大养生家活到八九十岁,仍然精神非常好。别人问其养生之术。他笑笑说,我从来不以脾胃暖冷物、熟生物。这句话说得太妙了,是指他从来不吃生冷之物,免得大量消耗体内的脾肾阳气来把肚子里的食物煮熟。
这样的消耗对于老年人、体虚之人,就可能不堪承受了。他们喝一杯冷水,或半瓶冰冻牛奶,马上就腹中冷痛,面色苍白,四肢凉冷,过不久就腹泻。
为什么呢?我们看,你灌进一瓶冰水,而拉出来的是37.5℃热腾腾的尿。这些冰水变成热腾腾的尿,那要消耗身体多少元气啊。你可以做一个实验,用打火机给一瓶冰冻啤酒加热,你要让它热起来,要消耗多少打火机的气啊!
中医讲的就是调理人体的一口气,你如果气都不够了,就百病丛生。就像为什么没气的死肉很容易腐烂生细菌,而身体阳气充足能活动的肉,有细菌也无大碍。
所以中医治病不是疾病论,而是元气论。中医养生也不是追着病名走,而是围绕着元气来调。故《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拉肚子也是身体正气不足的表象。故而匡扶正气才是治病的最终要义。所以我们对于冷泻、冷痢,我们要用桂附理中丸。
有学生就问,这是什么道理?中医其实很朴素、很简单,《神农本草经》里说,疗寒以热药。治疗寒性的疾病要用温热的药物,说白了就是我们要把一杯寒冰之水,用火加热到温暖,才放到嘴里喝。
所以为什么古人喝酒,讲究的都要把酒烫热来喝。因为他们知道喝冷酒伤人,冷酒生痰生湿,热酒就有助于把这一弊端消除掉。而现在很多人不把酒冻成冰凉还不喝,这叫以妄为常,本末倒置,所以离健康越来越远。
但喝热酒你也不要过多,过多了喝什么酒也伤人。所以你用热药来治疗寒性的腹痛腹泻,药中病所即可,也没必要抱着药罐子长期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医故事——《麦冬》健康最大杀手——疲劳
中医故事——《麦冬》身体使用手册
中医故事——《麦冬》车子反复地坏要我谁
中医故事——《竹茹》要听明白身体真正需要什么
中医故事——《竹茹》管住嘴,迈开腿
中医故事——《竹茹》《病因赋》
中医故事——《竹茹》橘皮竹茹汤治呃逆
中医故事——《竹茹》晨起刷牙出血怎么办
中医故事——《竹茹》竹管与肠管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中医故事——《竹茹》竹筒饭与竹叶粽子
中医故事——《竹茹》百姓日用而不知
中医故事——《大黄》沙尘暴与及时雨
中医故事——《大黄》用方是用方向盘
中医故事——《大黄》莫为贫贱屈大才
中医故事——《大黄》治影子还是拔竹竿
中医故事——《大黄》洗杯子的智慧
中医故事——《大黄》仙方活命饮治好的包块
中医故事——《大黄》绳子打结的启示——肝气郁结
中医故事——《大黄》老中医没秘方
中医故事——《大黄》大黄消眼中燥屎
中医故事——《大黄》五脏六腑别通理论
中医故事——《大黄》捡金子还是挖金矿
中医故事——《大黄》健胃通肠加大黄
中医故事——《大黄》大通即大补
中医故事——《大黄》治病主题——胱肠论
365建站中医故事——《黄连》薪不尽,火不灭
中医故事——《黄连》骆驼也要降浊
中医故事——《黄连》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未提高
中医故事——《黄连》同病异治话痢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