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1-09 20:15 点击次数:176
肠息肉是肠道内部的小“肉疙瘩”,肠息肉与肠癌密切相关,临床上约75% 的结直肠癌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1]。然而,大多数肠息肉可以通过肠镜切除,无需过于担忧。
并非所有的肠息肉都会恶变成肠癌,概率与大小、数量和类型有关。直径越大的息肉恶变风险越高,特别是直径大于2cm的。多发肠息肉的恶变率高于单发息肉,绒毛状腺瘤的恶变率较高,而管状腺瘤的相对较低。
肠息肉发展成肠癌通常需要5~10年的时间,早发现、及时干预可以将肠癌扼杀在摇篮里。
01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揭开神秘面纱:肠息肉的形成
尽管肠息肉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大量的研究已经揭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肠息肉的形成可能与遗传、身体炎症、饮食因素、生活习惯、超重、年龄、性别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因素有关[2-3]。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肠息肉的发生率也会显著升高,国内外有大量研究证实,年龄大于 50 岁的群体被一致认为是产生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独立高危因素。
2.饮食: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可能会增加肠息肉的发生率。此外,生活习惯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以及吸烟和喝酒也是肠息肉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吸烟史在20年以上的人,更容易出现较大的腺瘤。
3.超重:身体质量指数(BMI)≥25kg/m2的人群,肠息肉发生率更高。
4.遗传:肠息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如果您的家族成员中有结直肠癌或结肠息肉的病史,那么您患肠息肉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5.炎症:身体存在肠道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增加肠息肉的风险。若您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疾病,可能会引发炎症性肠息肉。
6.感染幽门螺杆菌(HP):对于感染HP的结肠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立即进行息肉切除术。
02
身体有4个表现
可能是肠道长息肉了
虽然肠息肉的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体征。了解这些可能的症状,可以帮助我们提前发现问题,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365站群图片
1.便血、贫血:
当息肉的直径达到或超过1cm时,由于粪便的压迫或刺激,可能导致息肉表面糜烂或溃疡,从而出现便血。便血通常表现为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出血,便血的颜色多呈鲜红色。
图片
2.排便习惯改变: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有些则可能主要表现为腹泻,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和腹泻交替的情况。
图片
3.腹痛:
多发性直肠息肉的患者常会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出现继发性感染,稀便内常有泡沫,气味秽臭。
图片
4.大便性状改变:
粪便排出时变细或者呈扁形。
03
预防肠癌,一定做好这几点
并不是每个息肉都会癌变。虽然大肠癌是一步步从肠息肉转变来的,但是炎症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我们更加需要关注的是腺瘤性息肉,因为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需要积极处理。
首先,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初步判断癌变可能性:
图片
其次,定期做结肠镜筛查[4]。通过结肠镜筛查并切除肠息肉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肠息肉家族史、不健康饮食习惯、久坐少动等高风险人群,以及出现上述症状的人群,建议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肠镜检查,以查看体内是否存在息肉。
除此之外,预防肠癌还应该这么做:
保持规律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高脂、油炸、腌熏食品。
戒烟限酒、避免久坐、适当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对于无症状人群,建议至少在40岁左右做一次肠镜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在35岁左右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已经发现肠息肉,在镜下切除后也要定期复查,以防止息肉复发。
尾声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常见的小疾病,它无声无息地生长在我们的身体里,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它可能会演变成一种可怕的疾病——肠癌。这种小疾病就是肠息肉。尽管大多数肠息肉并不会发展为肠癌,但我们不能忽视它带来的潜在威胁。
正如古人所说:“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了解肠息肉,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是我们预防肠癌的关键。
点击👇关注,我们一起抗癌肠癌
相关好文
《要想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这5个习惯必须改!》《10个癌症患者中有8个会腹泻,罪魁祸首是什么?》内容制作
温馨提醒:文章旨在传递疾病知识,不作为诊疗方案推荐及医疗依据。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参考来源:
[1] Oines M,Helsingen L M,Bretthauer M, et al.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of colorectal polyps[J]. Best PractRes Clin Gastroenterol,2017,31(4):419-424.
[2] 黄宇,于溯洋,刘雅婷等.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现状及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2,27(04):528-532.
[3] 侯运萌,李海,王李安,等. 结肠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息肉的关系[J]. 中国内镜杂志,2023,29(3):73-80. DOI:10.12235/E20220103.
[4] 宋洁菲,盛剑秋.结肠镜检查和息肉切除术后随访策略进展[J] .胃肠病学,2015,20(7):424-42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