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讯前沿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医学突破 你的位置:医讯前沿 > 医学突破 > 资讯先锋 眩晕莫慌张,中医来帮忙

资讯先锋 眩晕莫慌张,中医来帮忙

发布日期:2025-03-28 11:17    点击次数:144

徐东梅 贵港市港北区妇幼保健院

眩晕是一种常见且令人不安的症状,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预示潜在的健康问题。在现代医学中,眩晕通常与耳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系统问题有关。在传统中医理论里,眩晕被认为是体内阴阳失调、气血不足或痰湿阻滞等病理状态的表现。本文将详细介绍眩晕的症状、成因以及中医如何帮助患者缓解和治疗。

一、什么是眩晕?

365站群VIP

眩晕是指患者自觉周围物体旋转或自身有漂浮感的一种主观体验。根据病因的不同,眩晕可以分为真性眩晕(如内耳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和假性眩晕(如贫血、低血压)。从中医角度看,眩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肝阳上亢型:表现为头晕目眩,面红耳赤,易怒;气血两虚型:面色苍白,乏力,心悸失眠;痰浊中阻型:头重如裹,胸闷恶心;肾精亏虚型: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耳鸣。

二、为什么会出现眩晕?

外感六淫:中医认为,外感风寒、暑热等外界因素可以直接侵犯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眩晕。例如,感受风邪可能导致头痛、眩晕等症状。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情志内伤:情绪波动过大,如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中,容易引起肝气郁结,肝阳上亢,从而导致眩晕。

饮食不节:过食油腻、甜腻食物,容易生痰生湿,阻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痰浊中阻,进而引发眩晕。

劳倦过度:长时间过度劳累,尤其是脑力劳动过度,容易耗损气血,导致气血两虚,从而引发眩晕。

年老体衰:随着年龄增长,肾精逐渐亏虚,导致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眩晕。

三、中医对眩晕的认识

365站群

中医理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即眩晕多与肝有关,但同时也涉及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中医将眩晕分为多种类型,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常伴有面红目赤、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气血两虚型眩晕: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痰湿中阻型眩晕:患者通常有头重如裹的感觉,胸闷纳呆;肾精不足型眩晕: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是其主要表现。

四、中医治疗眩晕的方法

(一)中药治疗

根据不同类型的眩晕,可选用相应的中药进行调理。例如,对于肝阳上亢型眩晕,可使用天麻钩藤饮,具有平肝潜阳的作用;气血两虚型眩晕,可选择八珍汤,能够补气养血;半夏白术天麻汤适用于痰浊中阻型眩晕,具有化痰降浊的功效;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肾精亏虚型眩晕,能够滋补肝肾。

(二)针灸疗法

针刺特定穴位如百会、风池、太冲等,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达到止晕的效果。

常用穴位包括: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具有升阳举陷、安神定志的作用;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下,两条大筋之间的凹陷处,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的作用;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趾缝间,具有平肝潜阳、疏肝解郁的作用。

(三)推拿按摩

通过对头部和颈部的相关穴位进行按摩,可促进气血运行,减轻眩晕症状。

常用手法包括:揉按法:用手指轻轻揉按头部和颈部的穴位,如百会穴、风池穴等,每次3~5分钟;拍打法:用手掌轻轻拍打背部及腰部,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四)拔罐刮痧

适用于痰湿体质者,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改善眩晕状况。拔罐时,可以选择背部膀胱经区域,每次留罐10~15分钟,每周2~3次。刮痧过程中,使用刮痧板在背部和颈部轻轻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红色斑点为止。

五、日常预防与调护

饮食调理:避免过食油腻、甜腻以及辛辣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作息规律: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熬夜,减轻自身的生活和精神压力,防止情志内伤,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做一些让自己身心愉悦的活动等,让自己的精神状态得到放松。

环境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光线柔和,避免强光直射眼睛。

保暖:头部暴露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可能会短时间内血管收缩出现痉挛或神经过于紧绷,要做好头部的保暖工作,必要情况下可以搭配针灸和按摩等方式,能有效调节血液循环,放松脑部神经。

六、结语

眩晕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缓解和治愈。希望每名患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早日摆脱眩晕困扰,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Powered by 医讯前沿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